☆、第1章
【收藏月季小說網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經名:德真經取善集。金李霖編撰。十二卷。其自序謂『今取諸家之善,斷以
己之善』,故名曰《取善集》。卷
有劉
升序。底本
處:《正統
藏》洞神部玉訣類。
☆、第2章 序
老氏當商之季,憫其世衰微由乎文弊,於是思復太古之純,載暢玄風,以
其流俗,至於輕蔑仁義,屏斥禮學,蓋韭過直無以矯枉,仲尼所以欽
。既見,則歎其猶龍。惟聖知聖,始云其然也。關尹睹紫氣之瑞,識其真
度關,虔誠叩請,方垂至言。議者咸謂五經浩浩
如二篇之約,良有以也。莊周、列禦寇羽翼其
,亦猶鼓
於滄溟,聳奇峻於喬嶽,此尚擬其邊而未盡其意,
在忘言而後識其指歸也。漢文、景間,治尚清靜,世治隆平,率自曹參,宗蓋公之訓,足知
德範世之驗,果
虛云惜乎。晉朝流為浮誕,王衍清談,反壞淳風。阮籍猖
,又隳名
。失其本而循其末,可
哀哉。賴隋之王仲淹,
識其故,以謂虛玄長而晉室削,非老、莊之罪,以其用之
善也。唐韓愈猶譏其小仁義如坐井觀天。嗚呼,愈負其才而昧於
,是亦聾盲於心,而
知太山雷霆可以驚其耳而駭其視也。
言以為
智,每貽君子之歎息焉。篤信之士,代
乏
,各隨其意,為之註解,殆數十家,
惟觀覽之煩,抑掊集之
易。饒陽李霖,字宗傅,
善恬淡,自幼至老,終
確然,研
於五千之文,所謂知堅
之可慕,忘鑽仰之為勞,會聚諸家之長,並叔己見,成六卷。譬若八音
同,均適於耳。五味各異,皆可於
。庶廣其見,而博其知,以斯而資同
,為功豈小補哉。王賓,迺先生之舊友也,賞其勤而成其志,命工縷板,俾好事者免繕寫之勞,推而用心,可
謂之仁乎。時
定壬辰重午
,河間劉允升序。
之其由者
也。
之在
者德也。
妙無形,變化
測。德顯有體,同焉皆德。自其異者,視之則有兩名。自有同者,視之其實
致。末學之
言
者,每
及德。言德者,同及於
。此
德所以分裂
見其純全也。猶龍
聖,當商末世,嘆
命之爛漫,憫
德之衰微,著書九九篇,以明玄玄之妙。言
踰於五千,義實貫於三
。內則修心養命,外則治國安民,為羣言之首,萬
之宗。
無
該,細無
徧,其辭簡,其義豐,洋洋乎
哉。自有書籍已來,未有如斯經之妙也。後之解者甚多,得其全者至寡。各隨見,互有得失,通
者造全神之妙
,於命或有未至。達命者得養生之
訣,於
或有未盡。殊
知
命兼全,
德
致爾。霖自幼及壯,謾誦玄言,以待有司之問。今已老矣,
討
義,以修自己之真。自度耄荒難測聖意,今取諸家之善,斷以
己之善,非以啟迪後學,切
於檢閱,目之曰《取善集》,覽者幸勿誚焉。
☆、第3章
饒陽居士李霖序。
御註:者,
之所共由。德者,心之所自得。
者,亘萬世而無弊。德者,充
而常存。老子當周之末,
降而德衰,故著書九九篇,以明
德之常,而謂之經。其辭簡,其旨遠,學者當默識而
造之。
可
章第
可
,非常
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
嚴遵曰:可之
,
德彰而非自然也。今之行者,晝
燭,為
明也。夫
明者,
之
常也。
燭者,可
之
彰也。夫著於竹帛,鏤於金石,可傳於
者,可
之
也。若乃可傳而
可受,可得而
可見,自本自
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,神鬼神帝,生天生地者,常
之
也。五千文之蘊,發揮自此數言,實謂玄之又玄,神之又神也。王元澤曰:名生於實,實有形數,形數既
,衰壞隨之,其可常乎。惟體此
常,乃真常也。
首遞之
字,
之
也。
言可
之字,言
之
也。夫
虛
,玄理幽
,
可言
,當以默契,故心困焉
能知,
辟焉
能議,在
靈府之自悟爾。雖
之
字,亦
可言也。若默而
言,眾
由之而
知,故聖
得已而強名曰
。
既云為,有言有說,代廢代興,非真常之
也。其可
者,莫非
也,而非
之常也。惟其
可
,而後可常耳。今夫仁義禮智,可
之
可常。如此惟其
可
,然後在仁為仁,在義為義,在禮為禮,在智為智,彼皆
常而
變,故常
可
之能常,如此常
者,自然而然,隨
應變,接
窮,
可以言傳,
可以智索,但體冥造化,
光藏輝,無為而無
為,默通其極爾。
無名,天地之始。有名,萬之
。
溫公曰:天地,有形之者也。其始必因於無,故名天地之始曰無。萬
以形相生,其生必因於有,故名萬
之
曰有。
呂吉甫曰:無名者也。而天地所自而始也。故曰無名,天地之始。太初有無無,有無名。無無則
亦
可得,無名則
之所起。有
而未形,則所謂天地之始是也。既已謂之
,且得無名乎。此
得之以生,而謂之德也。則所謂有名,萬
之
。而萬
得
以生者是也。
無名謂也。
常無名,生育天地,故為天地之始,乃
之妙也。有名謂天地也。天覆地載,萬
方立,故為萬
之
,乃
之徼也。天地有形位,是有名也。萬
者,天地
氣,生育萬
,長
成熟,如
養子。
常無,以觀其妙。常有,
以觀其徼。
蘇子由曰:自其無名,形而為天地。天地位而名始立矣。自其有名,播而為萬。萬
育而名
可勝載矣。故無名者,
之體。而有名者,
之用也。聖
體
以為天
用,入於眾有而常無,將以觀其妙也。體其至無而常有,將以觀其徼也。若夫行於其徼而
知其妙,則
而
神矣。留於其妙而
知其徼,則
而
通矣。
記曰:而動,
之
也。
者離靜之動,任耳目以視聽,勞心慮以思為。無
,則靜於以觀天地之始,所謂妙也。故曰:常無
可名於小。妙,則
而小也。有
,則動於以觀萬
之
,所謂徼也。故曰:萬
歸焉而
知主,可名於
矣。徼則贏而
也。無
之
,可以見
之
妙也。有
之
,但見其
之麤徼而已。
此兩者同而異名,同謂之玄。
溫公曰:玄者,非有非無,微妙之極也。
兩者,謂有無
也。同
者,同
心也。而異名者,其名各異也。其名異其實未嘗異,其實未嘗異,則有
之與無
同謂之玄也。玄之為
黑,與赤同乎
也。天之
玄,陰與陽同乎
也。兩者同謂之玄,玄能陰能陽故也。
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御註:《素問》曰:玄生神。《易》妙而小之謂玄。玄者天之,
之所
者彰矣。而
者未嘗顯玄之。又玄所謂
者也。玄妙之理,萬
俱有,天之所以運,地之所以處,
之所以靈,百
之所以昌,皆妙也。而皆
於玄。故曰眾妙之門。
《易》曰:陰
陽之謂
,陰陽皆原於
。
者
所生也。玄者陰與陽同乎
也。又玄者
也。眾妙者謂萬
之妙也。萬
皆有妙理,而皆
於
,故曰眾妙之門。此章言真常之
,悟者自得,
可名言,同觀徼妙,斯可以造真常之
矣。太
以此首章,總
經之意,明
之本,謂玄之又玄也。
1.回到過去當特工 (特種兵現代)
2688人喜歡2.陛下他英明神武(穿書)
2509人喜歡3.她與龍
6229人喜歡4.繾綣為局 (總裁小說現代)
2764人喜歡5.小受又被蘸哭了 (耽美小說現代)
7146人喜歡6.(綜神話同人)真人顏如玉[綜神話] (耽美小說現代)
9444人喜歡7.過鯨 (淡定小說現代)
5232人喜歡8.德薩羅人魚2:梅杜沙人魚 (耽美小說現代)
9319人喜歡9.明知做戲 (猥瑣小說現代)
7756人喜歡10.六十年代大神醫 (重生小說現代)
7510人喜歡11.重生欢小少爺天天撩大佬 (護短小說現代)
9804人喜歡12.落魄少爺 (耽美現代現代)
2023人喜歡13.龍傲天成了我老婆 (宇宙小說現代)
2400人喜歡14.穿成貓欢被偏執反派讀心了 (現代言情古代)
5748人喜歡15.皇欢安好 (歷史小說古代)
3529人喜歡16.迁迁一笑竟折妖 (宮鬥小說古代)
8405人喜歡17.金海棠 (百合小說古代)
4897人喜歡18.王者榮耀之心繫英雄 (魔獸小說現代)
2501人喜歡19.(GL/綜漫同人)十字架下的光輝 (變身小說現代)
8470人喜歡20.多想冯唉你
2958人喜歡